高烧突袭?被蚊子咬了后要警惕基孔肯雅热!这3个预防方法你得掌握!
最近,基孔肯雅热病例频频出现,这种由伊蚊传播的病毒,症状跟登革热很像,不过因为关节剧痛的缘故,大家戏称它为“弯腰病”。而预防总比治疗更重要,记住“1不穿、2不去、3不做”,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!
基孔肯雅热传播途径清晰可见
传播源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,这些蚊子通过叮咬传播病毒,病毒进入人体后在血液中繁殖,潜伏期大约为3到7天。蚊子咬了感染者后,再叮咬健康人,就会把病毒传染给对方,病毒却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。
展开剩余77%这种病毒大多出现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,尤其是夏季和雨季,蚊虫活跃时,感染风险急剧上升。
感染后症状可分三个阶段
第一阶段(1-3天):突发高烧,体温升至39℃-40℃,伴随头痛和肌肉酸痛;
第二阶段(4-7天):全身关节剧痛,尤其是手指、手腕、膝盖等小关节,疼痛剧烈,甚至会让你无法弯腰或握拳,症状有时会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;
第三阶段(1-2周):出现皮疹,从躯干扩散到四肢,多为红色斑丘疹,伴有瘙痒但不脱皮。
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、呕吐等消化道问题,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心肌炎。
预防措施的“1不穿”非常重要
为了避免蚊虫叮咬,尽量避免穿短袖、短裤和露趾鞋,建议选择浅色长袖衣服和长裤,面料最好选用密织的棉麻材料,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。
同时,暴露的皮肤上要涂抹10%避蚊胺驱蚊剂,尤其是在清晨和傍晚蚊虫活跃的时段。记得每4-6小时补涂一次,出汗后也要及时补充。
“2不去”避免进入高风险区域
避免前往积水较多的地方,如废弃的轮胎堆、排水沟和花盆托盘,这些地方是伊蚊的繁殖地;
同时,不要进入草木密集的公园、竹林和灌木丛,这些阴凉潮湿的地方蚊虫数量较多。
如果必须去,除了做好防护,最好避免停留超过1小时,回家后要及时洗澡换衣,检查身体是否有蚊虫叮咬的痕迹。
“3不做”避免病情恶化
不要忽视高烧和关节痛的早期症状,特别是近期有去过疫区的朋友,若出现这些症状,及时到发热门诊做病毒检测;
千万不要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,激素可能加速病毒的复制,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;
还要记得清理家里的蚊虫孳生地,每周清理花盆积水,确保鱼缸、水桶加盖,并定期用开水冲洗下水道,以减少蚊子数量。
家庭防蚊技巧,你得掌握!
1. 安装纱窗和蚊帐,睡前使用灭蚊灯(选择物理灭蚊灯,避免化学成分刺激);
2. 用1:100的漂白粉溶液喷洒阴暗的角落,抑制蚊虫幼虫的生长;
3. 穿深色衣物时,记得在袖口和裤脚喷洒驱蚊喷雾,蚊虫对深色衣物尤为敏感。
虽然目前基孔肯雅热没有特效疫苗,但做好防蚊措施就能大大减少感染的风险。
蚊虫叮咬可能带来潜在的传染病风险,时刻关注疫区信息,做好个人防护,让你平安度过蚊虫活跃期!
发布于:山东省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